12月1日,农业农村部就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《关于防止耕地“非粮化”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》答记者问。有关负责人介绍,目前各地已划定9亿亩粮食生产功能区,据测算,粮食生产功能区建成后,可以保障我国95%的口粮和90%以上的谷物需求。
据农业农村部消息,近年来,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快速壮大,2019年乡村休闲旅游接待游客约32亿人次,营业收入达8500亿元,直接带动吸纳就业人数1200万,带动受益农户800多万户。
天津自2018年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以来,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。截至目前,全市农村生活垃圾“村收、镇运、区处理”体系基本建成,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6%;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有序推进。
“粮食安全的根基是‘能力安全’,藏粮于地,提升地力,才能保障任何时候都产得出、供得上。”陈章全说,全国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,2015年至今,累计投入约300亿元,实施面积超过3亿亩次,全国耕地质量稳中有升。
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关于印发《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(2020-2025年)》的通知。据规划发展目标显示,计划到2025年,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达到32万亿元;将培育一批产值超百亿元、千亿元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。
中央深改委近日审议通过《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方案》后,安徽、江苏等地相继出台文件,加强对农村宅基地的审批管理,探索建立退出宅基地激励机制。与此同时,各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尝试也在提速。
县域连接着都市圈、城市群和乡村地区,县域高质量发展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依托,更是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。县域不仅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,承载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使命。
为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,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第一季度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。监测数据显示,第一季度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达97.9%,同比上升0.3个百分点,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未受到疫情的明显影响,总体平稳向好。
连日来,围绕三农相关话题的热词频频受到广泛关注。粮食安全、高标准农田建设、农民增收、农村“新基建”、农村电商等词热度不减,让我们一起透过两会热词看三农发展前景。
哪些人工养殖的野生动物不能再养了,这是养殖户们最为关心的。湖南省《全省禁食陆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主体退出补偿及动物处置方案》明确,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、政策,对禁食陆生野生动物的人工繁育主体退出补偿分两批进行。
日前,随着最后一批579户2567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搬迁入住,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卯家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7570户32347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全部搬迁入住。
在“人人参与、人人动手、讲究卫生、美化环境”的“五老精神”传承和激励下,江苏省大力弘扬爱国卫生传统,持续改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,积极推进健康江苏建设,爱国卫生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。
为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市场,农业农村部印发《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》,《指引》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完成的硬任务,立足当前农业农村新形势新要求,聚焦乡村振兴12个重点产业和领域。
为深入贯彻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生猪稳产保供工作部署,农业农村部、财政部、中国银保监会近日联合印发《关于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促进生猪稳产保供的通知》,要求加大对生猪生产的财政、金融等支持力度,进一步调动养殖积极性,推动生猪生产加快恢复,保障猪肉市场有效供给。
受疫情影响,今年村民的红薯一度滞销。山东省乡村振兴服务队得知这一情况后,积极帮农户对接电商,据介绍,截至目前,已帮农户在“云端”销售红薯400万斤。
近年来,安化茶园面积持续扩大,黑茶产业价值日益攀升。2019年10月,在第十五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上,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正式发布了2019中国茶叶行业调查结果,安化县位列2019中国茶业百强县第一。
李子柒等农村网红走向国外,一定程度上,说明平凡的个体,完全可以有承担传播中国农耕文化的自信。中国色彩斑斓的农村也要有这种文化自信,将原生态变为高级,将本真变为财富。
截至目前,全市80%以上的行政村实现了生活垃圾全部收集转运,厕所改造整村推进数量430个,改厕模式基本确定;“三清一改一建”行动顺利推进,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提升。